為什麼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會建議至少一周會談一次呢?頻率的密集為何會更能協助到來談的人?台中精神分析諮商|台中諮商
精神分析取向是跟關係與經驗工作的取向,心理諮商與其說是解決心理的問題,不如說是在經營一段關係,在這段特殊的關係中會出現新的感受、想法,也會讓來談的人開始發現一些新的自我面貌。
而這些關係與經驗,需要一定的「熱度」(就像打鐵需要趁熱一樣),次數越密集,熱度自然就越高,在關係中浮現出來的事情也會隨之增加,就彷彿化學的實驗課程一般,需要到一定的熱度才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當熱度夠聯想也會變多,能工作的深度與廣度也會隨之增加。若是兩三週才見一次面,由於時間間隔太久,許多經驗就可能會被冰封起來,導致雙方在碰觸事情上會少了許多「情感上的溫度」,也會更不容易去探索會談當中的經驗,或是許多討論的主題只能停留在表層。所以對我們來說,至少一週一次的工作頻率是很重要的(通常一週一次稱之為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療,而一週多次的則會稱為精神分析,這樣關係就會從熱變成燙了)。低於這樣的頻率,關係的熱度沒有經營起來,許多來做心理諮商跟看自助書籍,其實差別就不大了。
而連續穩定的來談也像是建立一種「習慣」,當這樣的慣性被建立起來,也是在雙方的心中奠定一種穩定的基礎,隨著頻率增加,兩方也越來越熟悉與認識彼此時,也會多出很多可以在諮商關係中探索的部分。不能小看「習慣」的重要性,習慣提供了人穩定、安全、可預測的感受,當這些感受能融入日常生活的排程中,改變才有可能自然而然的發生。
對每個人而言,關係都是協助自己去認識與了解自我的工具,隨著會談頻率的累積,你可能也會滿驚訝的發現過程就很像是在栽種植物,隨著時間過去,這些進程都會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變化與成長,這也是我們鼓勵大家可以考慮進到長期諮商關係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