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裡衝突,也在愛裡修復|台中親密關係諮商|台中兒童心理諮商

作者:陳秀芬 諮商心理師
「媽媽把我散掉的身體都找回來,而且縫好了」
--------------Jutta Bauer <<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
在每個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對父母的印象往往會隨著時間與無數生活片刻的累積漸漸形成。而這些被刻印在腦海裡、心裡與身體裡的記憶碎片與故事,也會慢慢地在孩子的生命裡,勾勒出他對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認識,並影響他如何與情緒共處、與人互動,以及怎麼選擇迎接與應對生活裡的挑戰。
然而,在每一位父母被稱為「父母」、成為親職之前,也首先曾是一名孩子,且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與成長脈絡,這影響著每位父母在孕育及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有自己的興奮、憤怒、愉快、悲傷、期待、委屈、滿足和失落。而這些獨一無二的情緒記憶可能會在親職教養以及親子互動裡被牽動,有些可以被發現、控制與調整,但有些則來得巧無聲息且浩浩蕩蕩,不僅令人感到難以捉摸與失控,也可能因此與孩子爆發衝突、陷入冷戰。
因此,兒童心理諮商與治療往往需要照顧者一同加入,每一位家長都是孩子與心理師不可或缺的夥伴。透過一次次的親職諮商與諮詢,一同討論與理解孩子問題行為與失控情緒背後,照顧者可能面臨的困境,而能陪伴孩子在這四分五裂、搞不清楚誰是誰的情緒碎片中,找到一條安全的路,回到內在的安定以及和照顧者之間的穩定連結。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與想要的並非是完美的照顧者,而是被理解了的回應以及剛剛好的關照。
這樣的父母會犯錯,也會讓孩子感到失望,但這樣的父母同時也願意在生活與關係裡,嘗試向孩子表達、澄清自己的真實感受與想法,並在發生衝突後嘗試修復關係。這讓孩子有機會了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與裂痕可以被修整、填補,也能學習接收愛、信任愛以及相信愛可以真實存在。
邀請您在生活裡的一個小小片刻,和您的孩子一起坐下來閱讀「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這本繪本。讓我們一起透過小企鵝的經驗,感受孩子在面對大人情緒時可能會有的反應,並能在企鵝媽媽的回應裡,一同找回您與孩子的安定與連結。